苏州市轨道交通5号线西段TRD止水帷幕工程位于苏州市金鸡湖大道和通园路交叉地段,总方量四千方,由三号TRD班组施工,在2017年12月17日进场,2018年1月27号施工结束。
项目概况
轨交5号线西起吴中区集散中心站,东至工业园区阳澄湖站,将吴中胥口、木渎南部、高新区、古城区以及工业园区综合商务城等城市核心片区串联起来,对于缓解中心城区交通压力、进一步优化轨道交通骨干线网布局具有重要意义,同时也方便了金鸡湖东西岸和太湖沿线的旅游出行。
苏州市轨道交通5号线西段工程工点包括:地下车站22座,地下区间22段,胥口车辆段,通园路主变电站、线网控制中心及3号、5号线联络线。5号线西段工程线路走向如图:
5号线西段工程线路走向示意图
工程地质
拟建通园路站位于金鸡湖大道与通园路交汇处,与规划7号线通园路站换乘,5号线通园路站设置在通园路西侧,沿金鸡湖大道布置。场地一般地面标高为2.79~4.15m(根据勘探孔孔口标高统计),相对高差为1.36m,场地地势较为平坦。
根据本次勘探结果,拟建车站场地地表下80m深度范围内所揭露的地层除填土外,均为第四系上更新统~下更新统的冲湖积相、海陆交互相沉积物,岩性主要为黏土、粉质黏土、粉土和粉砂。根据各土层的物理力学性质、沉积环境、成因类型,按《苏州市轨道交通5号线工程岩土分层系统》,本场地共分为8个工程地质层,14个工程地质亚层。自上而下分布如下:①1杂填土层、①3素填土层、③1黏土、③2粉质黏土、③3粉土、④2粉砂夹粉土、⑤1粉质黏土、⑦1粉质黏土、⑦2粉砂夹粉土、⑦3粉质黏土、⑦4粉土夹粉砂、⑧2粉质黏土、⑨粉砂、⑩1粉质黏土。
根据区域地质资料分析,场地勘察深度内各土层分布总体分布相对稳定,土层均匀性一般。
本工程场地地震地质条件相对较好,不具备由于地震作用而产生的地面破裂和裂缝、砂土液化、滑坡、软土震陷等地震地质灾害的条件,场地区域稳定。
勘察场地地表下80m深度内各土层分布较稳定,土的类型以中软土为主,场地类别为Ⅲ类,虽然场地地下水、流土和管涌等是影响工程建设的不利因素,但经过适当防治处理后可以消除,拟建场地适宜本工程建设。
地基土工程特性分析一览表
TRD工法工艺详述
主要施工工艺
TRD工法主要分为:切割箱自行挖掘下沉工序一切割成墙工序一切割箱拔出分解工序。其中,切割成墙工序包括:先行挖掘、回撤挖掘、成墙搅拌3个步骤,即切割箱钻至设计深度后,在挖掘液配合下先挖掘一段距离,然后回撤挖掘至原处,最后在固化液注入同时向前推进搅拌成墙。
TRD工法试成墙及相关参数
根据试成墙施工情况及测试结果,TRD水泥土搅拌墙的施工质量主要取决于搅拌是否均匀。根据不同土层调整 各种施工参数,如水泥用量、水灰比、搭接区域的宽度,以及注浆压力和时间、搅拌及箱体拔出底部注浆等各项参数等指标。
本TRD工法施工采用三工序施工工艺是可行的,墙体垂直度可达1/300,14d钻孔取芯无侧限抗压强度为0.28-0.41MPa,28d钻孔取芯无侧限抗压强度为1.05~1.38MPa,试成墙体质量满足设计要求,膨润土掺量100 kg/m3和水泥掺量25%是合理的。
施工现场
TRD设备低,满足安全距离条件下实现高压线下施工
TRD工法(Trench-Cutting & Re-mixing Deep Wall Method),又称等厚度水泥土地下连续墙工法,其基本原理是利用链锯式刀具箱竖直插入地层中,然后作水平横向运动,同时由链条带动刀具作上下的回转运动,搅拌混合原土并灌入水泥浆,形成一定强度和厚度的墙。
TRD工法通过水平横向运动成墙,可形成没有接口的等厚连续墙体,其止水防渗效果远远优于柱列式地下连续墙和柱列式搅拌桩加固,其主要特点是环境污染小、成墙连续、表面平整、厚度一致、墙体均匀性好、防渗性能好、施工安全,与传统柱列式地下连续墙相比隔渗,经济性好。
TRD工法适应粘性土、砂土、砂砾及砾石层等地层,在标贯击数达 50~60 击的密实砂层、无侧限抗压强度不大于5MPa的软岩中也具有良好的适用性。可广泛应用于超深隔水帷幕、型钢水泥土搅拌墙、地墙槽壁加固等领域。